古语云:惟廉而后能平,平则公矣。不廉必有所私,私则法度,民无所措手足矣。廉明是治国理政的基础,国家安定的保障。华夏五千年风雨激荡的历史进程中,百年王朝覆灭于统治者的贪奢享乐的例子数不胜数。回望今朝,我们更要以史为鉴,秉行廉洁。
为宣传廉洁理念,弘扬清廉精神,特推出人物廉洁故事推文,向大家介绍来自不同时期却共同拥有着濯涟不妖、出泥不染品质的人物故事。
水不流则腐,官不廉则败。今天继续带来三位古代清廉人物的事迹。
管仲——国有四维礼义廉耻
管仲(约公元前723年-公元前645年),姬姓,管氏,名夷吾,字仲,谥敬颍上(今安徽省颍上县)人。中国古代著名的经济学家、哲学家、政治家、军事家,春秋时期法家代表人物,周穆王的后代。后世尊称为“管子”,誉为“法家先驱”“圣人之师”“华夏文明保护者”“华夏第一相”。他提出的用人原则是:“德义未明于朝者,则不可加于尊位;功力未见于国者,则不可授以重禄;临事不信于民者,则不可使任大官。”用今天的话说就是在任命一切官员时,都必须根据其实际的政绩,特别是要有取信于民的真实政绩,而不是虚假的、表面的政绩。
管仲在政治方面也有独到性的开创意义,管仲注重经济和农业,反对空谈主义,开创职业技能教育。主张改革以富国强兵,他说:“国多财则远者来,地辟举则民留处,仓廪实而知礼节,衣食足而知荣辱。”
《管子 ·牧民》中写到“国有四维,礼义廉耻。四维不张,国乃灭亡。”管仲提出,“守国之度,在饰四维”如果不能厉行礼、义、廉、耻这治国的四大纲纪,国家就有灭亡的危险。管仲创造性地把“廉”作为治国基本纲领之一,主张以“廉”理政。他认为“礼”只是对人的行为的外在约束,而“廉耻”意识却能够使人自觉约束自己的行为。管仲将廉洁作为维系国家存续的道德基石。可见,廉洁作为一种道德品质,不仅是在日常生活中对每个人的基本要求,同时更是为官从政者必备的重要素质。
山涛——悬丝尚书
山涛(205年—283年),字巨源。河内郡怀县(今河南武陟西)人。西晋时期名士、政治家,“竹林七贤”之一。山涛既是大文学家,又是著名清官。
山涛为官三十余年,宠辱不惊,始终以清廉简约安身立命,从不收受他人的礼物。他担任吏部尚书时,前来请托送礼的人络绎不绝,但无一不被他当面拒绝,灰溜溜地离去。县令袁毅心生一计,趁山涛不在,偷偷地给山涛家送去百余斤真丝。山涛回家得知后,无可奈何,只得命令家人将这些真丝悬挂于梁上而不用。
后来,袁毅劣迹败露,朝廷得知他曾送真丝给山涛,派人到山涛府上查询,只见那百斤真丝仍悬挂在梁上,虽已为虫蛀食,但尘埃封印如故,众人不禁钦佩山涛为官清廉,因而送了他一个雅号——“悬丝尚书”。
于 谦——两袖清风不为动
于谦,字廷益,号节庵浙江杭州府钱塘县(今浙江省杭州市上城区)人。中榜进士后以御史职随明宣宗平定汉王朱高煦之乱,因严词斥责朱高煦而受宣宗赏识。宣德五年,宣宗亲自提拔于谦为兵部右侍郎,巡抚河南、山西。于谦到任后,轻装骑马走遍了所管辖的地区,访问父老,考察当时各项应该兴办或者革新的事,并立即上书。常常是一年上书号几次,稍有水旱灾害,便马上上报。此外,于谦还命令加厚建筑堤坝,在每个乡里设亭,亭设亭长,责令其督率修缮堤坝。又教导百姓种树挖井,使得当地榆柳夹路,行人不再受行路之苦。
正统年初,杨士奇、杨荣、杨溥主持内阁朝政,都很重视于谦。然而,到了“三杨”去世,太监王振开始掌权,作威作福,肆无忌惮地招权纳贿。百官大臣争相献金求媚。每逢朝会期间,进见王振者,必须献纳白银百两。而于谦每次进京奏事,从不带任何礼品。有人劝他说:“您不肯送金银财宝,难道不能带点土产去?”于谦潇洒一笑,甩了甩他的两只袖子,说:“只有清风。”还特意写诗《入京》以明志:“绢帕蘑菇及线香,本资民用反为殃。清风两袖朝天去,免得闾阎话短长。”诗里行间的蘑菇、绢帕和线香是供人们使用的,如果都被当官的拿去讨好了上司,就会给人民生活所需带来困难,让老百姓指戳脊背。从此,“两袖清风朝天去”挂上了他的门楣,以示其不为利禄所动的心境。而在后世,人们也常常借用“两袖清风”以称赞廉洁之人。
廉洁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精神中不可或缺的一块拼图,“至清廉平。路遗不受,请谒不听,据法听讼,无有所阿。”宋代黄庭坚在《书幽芳亭记》中写道:“生于深山薄丛之中,不为无人而不芳;雪霜凌厉而见杀,来岁不改其性也。”作为新时代的教师,我们不仅仅要展望未来,更要懂得承载历史所流传下来的这一份廉洁之风,借文人的风骨以锤炼,于世事之俗气中清身,筑社会与时代的美好。希望在千风拂尽后,我们仍能休憩于自己的一方扁舟上,不曾有过彷徨,不曾有过动摇。纵使万水千山皆游过,吾辈吾心亦如初。